3月16日,從市政府獲悉,《西安市會議會展產業三年行動計劃(2021—2023年)》印發,提出目標:到2023年,全年全市舉辦規模以上展會活動達到580場以上,會展業綜合經濟效益達到700億元。

《行動計劃》提出總體目標:到2023年,全市會展業布局進一步優化,形成“一核四區”城市會展新格局。
一核 浐灞會展核心區

四區 空港新城會展產業園區、曲江會展產業園區、高新會展產業園區、國際港務區會展產業園區
“全域會展”建設成效初顯,做到區縣、開發區有特色展會活動;歐亞經濟論壇、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等我市知名展會活動模式有創新,影響力進一步擴大;全市會展場館管理服務水平達到國內一流;全市會展產業鏈基本完善,本土會展企業國內排名顯著提升;西安會展的國內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,“一帶一路”國際會展名城建設成效顯著。

具體目標包括:2023年全年全市舉辦規模以上展會活動達到580場以上,會展業綜合經濟效益達到700億元;3年共引進國內外知名展會活動50場,落戶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46家;全市會展場館總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;新增UFI和ICCA認證項目5個。
我市將完善會議會展產業頂層設計,編制《西安市會展業中長期發展規劃》《西安市會展業鼓勵類產業指導目錄》,確立西安市會展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。
重點打造會展產業發展基礎良好、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五大會展產業區:浐灞生態區為綜合型會展集聚區,空港新城為臨空產業會展集聚區,國際港務區為文體電商產業會展集聚區,高新區為高新技術產業會展集聚區,曲江新區為文旅產業會展集聚區。

大力推動“全域會展”建設。到2023年,各區縣、西咸新區及各開發區完成會展相關產業布局,會展內容覆蓋西安市重點發展產業,“全域會展”效果開始顯現。
支持會議會展產業創新發展,鼓勵我市同類型展會合并或聯合辦展,扶持本土展會做大做強。支持會展企業兼并重組,打造西安會展領軍企業。嚴控政府類展會(由我市各級黨委政府、各級政府部門參與主辦)的審批,確需舉辦的政府類展會,審批前須由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專業評估,以提升政府類展會的權威性和安全性。
同時,加快會議會展產業國際化發展,鼓勵會展企業到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辦會辦展。2021年重點辦好“一會一展”(歐亞經濟論壇及其配套展會),創新歐亞經濟論壇辦會模式,提升歐亞經濟論壇及其配套展會質量。

我市將優化會議會展產業營商環境,加強展會執法檢查,將海關特殊監管區保稅功能向自貿試驗區會展產業延伸,建立國外展商“綠色通道”,提高展品出入境通關效率,做好展品展后處置工作。
出臺“會展+文旅”相關政策,提升西安會展便利化程度。對標國內先進會展城市,推行場館服務標準化,提升場館服務水平,力爭2023年達到國內一流,并開展全市會議型酒店認定工作。
同時,加大宣傳推介和招展引會力度。市商務局聯合市投資局、市博覽事務中心舉辦會展專場推介會,積極拜訪國際國內知名會展企業,吸引國內外知名展會及會展企業落戶西安。全市五大會展集聚區和“6+5+6+1”產業相關部門結合發展定位及產業特點,積極開展招展引會活動。

《行動計劃》明確,要加快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周邊住宿、餐飲、娛樂、休閑、交通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,完成西安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并投入運營,將浐灞生態區打造成為我市會展業發展核心區。建成西咸新區空港綠地國際會展綜合體、綠地絲路全球貿易港、航空基地藍田通航大會場館并投入運營。啟動曲江文化藝術博覽中心及精品展館建設。西安航天國際會議中心投入運營。到2023年,全市展館總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,西安會展場館的承載能力顯著提升。
開展大會展統計,建立科學規范的會展統計口徑,探索將演藝賽事納入會展統計范圍。

支持西安公辦、民辦高校設立會展專業,整合政府職能部門、社會組織、會展企業和高校資源,構建“政—產—學—研—用”五位一體的會展協同機制。